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

御居·看房网 2025-04-01 15:02
452

 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,老旧小区如同岁月留下的印记,见证着城市的变迁。如今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,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,这一决策具有深远的意义。微信图片_20250401151330.jpg

 

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在我国城市中占有相当比例,这些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、功能配套不全、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。由于建设年代早,规划相对落后,小区内停车位严重不足,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和休闲健身设施,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。同时,老旧小区的房屋大多采用早期的建筑工艺与材料,随着时间推移,墙体开裂、屋面漏水、楼梯扶手松动等现象屡见不鲜。电气线路老化严重,私拉乱接情况普遍,极易引发火灾事故;老化的燃气管道也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。将这些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,是直面居民生活痛点、提升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,也是消除城市安全隐患、筑牢城市安全底线的必然要求。

 

从宏观层面看,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了城市更新升级。这些老旧小区大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,地理位置优越,但建筑外观陈旧、功能单一,与城市现代化形象不符。通过改造,更新小区外立面、优化空间布局、增加商业文化等功能,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,让城市更加美观、宜居,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这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,更是文化基因的延续。以苏州32号街坊为例,其在改造中保留了江南巷陌肌理,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。

 

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激活内需大市场的强大引擎。改造工程涉及建筑材料采购、施工设备租赁、室内外装修装饰、电梯制造业等多个产业链,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。同时,改造后的小区环境改善,居民生活品质提升,也会激发居民的消费意愿,带动家电、家具、智能安防等领域的消费升级,进一步释放内需市场活力。此外,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能拉动政府投资,还能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,推动城市建设投资多元化,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

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街道,坐落着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小区——兴明小区。和不少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一样,这个小区曾面临管道老化等问题,一度给居民生活造成困扰。一场改造改变了这样的局面。2024年5月,兴明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完工,涉及土建、给排水、燃气等方面项目更新。一根根新管道竖起,一个个健身场地建成,不仅解决了过去让住户头疼的用水问题,还大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

这是中国着力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。去年,中国共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.8万个,超额完成5.4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。其中,广西、北京、河南等11个地区超额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。


时间回溯到2020年,彼时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到“十四五”期末,结合各地实际,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也是完成《指导意见》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聚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,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,加强燃气、给排水、热力、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。住房城乡建设部则明确,将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。


然而,推进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并非易事。一方面,改造资金需求庞大,需要政府、居民、社会资本多方协同出资。虽然目前已有政府补贴、发行专项债券等筹资方式,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,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经营项目等,以实现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。另一方面,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征询居民意愿,协调好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施工方等的关系,还要涉及多个市政部门的协作,工作难度较大。

 

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,是一项惠民生、促发展的重要举措。这一举措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,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,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在推进过程中,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但只要政府、社会、居民各方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把这件好事办好,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。


编辑者:小御居

分享到: